半岛BOB“如何说”:全媒体新闻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场域与实践路径本文以何以可能、何以演变、何以构建为问题导向,分析全媒体新闻话语体系建设的逻辑遵循与现实场域,结合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与结构特性,从话语融通、话语调适与话语“破圈”三个层面研究全媒体新闻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新闻话语体系的建设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向度,二者共同推动新闻话语体系的发展演变。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媒介形态的变迁,使得新闻话语在时空动态变化中呈现出复杂的结构特征。就历时性而言,新闻话语与时代发展、社会环境发展的时间向度密切相关。当下,社交媒体成为公众获取信息、实现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渠道,其内部所具有的社交性、连接性的结构特质影响了新闻话语的语境、风格和基调,产生出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型话语形态。就共时性而言,新闻话语所在场域的空间向度同样形塑了其呈现样态,社交媒体中圈层化、节点化的空间结构一定程度上导致新闻话语的碎片化、情感化,基于公众情感唤起的新闻话语得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广泛传播,推动新闻话语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构建。
话语由一系列陈述所构成,是人们建构事物的一种言说方式[1]。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话语的重点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如何说”。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巨大浪潮下,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与接受习惯已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新格局。面对社会传播场景变迁和公众信息获取的内外部复杂因素,传统媒体的话语形态和话语体系已难以适应新环境的发展要求。如何从社交媒体的传播模式和语态中汲取养分,“反哺”传统媒体机构并且推动后者加速开展话语体系创新,构建“全媒体新闻话语体系”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2]。全媒体的概念不仅包括各种媒体形态的融合,还应蕴含着媒体内部多元要素的补偿和借鉴,而话语体系是全媒体建设过程中的微观实践表征。本文从边界消弭、情感转向与关系连接维度出发,分析全媒体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场域。在结合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优势特征的基础上,从话语融通、话语调适与话语“破圈”三个层面对建设全媒体新闻话语体系的实践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厘清全媒体话语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外在通路。
当前,传播生态呈现出结构性的变革与差异。在社交媒体场域中,传播边界消弭,个体能动性激活,新闻话语在结构上实现全场域融通。与此同时,情感化因素在信息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共鸣与强化效果推动新闻话语的柔性表达,情感成为媒介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动力,关系连接所构建的圈层化状态,为新闻话语的传播带来结构化的影响,因此,实现话语“破圈”也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目标。
(一)边界消弭:新闻话语体系建设的全场域融通。当前,5G、人工智能、区块链、算法等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以往新闻传播环境中的各场域分离状态,深刻改变了社会的运行逻辑和个体获取信息的方式。社会和个体生活方式逐渐以媒介的逻辑运行,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场景之间因互联网的连接属性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关系激活。当技术的变革深入新闻场域,基于技术更迭所带来的生产时间、空间及心理感知等要素便发生显著变化,新闻媒体不再被固定的物质性平台所限制,呈现出专业引领、共同参与的互动式生态。同时,时空流动和社会边界的消失增强了个人行动的自由度,使得个体对于新闻话语的生产和反馈能力增强,新闻话语不单单是传播机构的单向传播行为,社交媒体中的个体也根据自身的实践参与到新闻话语的塑造之中,新闻话语逐步变为多主体共同建构。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开放式传播生态的形成使得新闻话语体系建设的全场域融通得以实现。
社会整体传播场域的变化意味着新闻媒体需不断回应社会发展目标来维持自身话语的地位,这一变化中蕴含着技术对于传播权力与信息分发的改造。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整合者和价值传播的塑造者,通过个体不具备的渠道优势影响着信息的流动方向与传播声量,成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传统媒体的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社会的话语体系,处于传播中的优势地位。随着传播移动化、智能化BOB半岛、沉浸化的发展,社交媒体逐步实现对于社会关系资源的重构,并以碎片化、即时性的特征进入传播生态,与公众建立紧密的社会联系,应用场景可任意切换、信息传播呈多元互动等优势推动社交媒体对于传播渠道的无形挤占,社交媒体成为更具参与性的大众媒介,而参与逻辑下各类话语资源更为快速地互动创造出新的话语生态,不断更新着新闻的话语表达。新闻报道正经历着用“活泼”表达“沉重”、用“萌化”消解“刻板”、用“轻悦”软化“严肃”的渐进式转变[3]。总体而言,当下新闻媒体之间的生产边界逐渐消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间的话语呈现方式在互相融合中生发出新的形态。
除此之外,在数字技术的助推下,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逐步被打破,个体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工具,参与到虚拟世界的体验之中,第一视角的沉浸感体验影响了新闻话语的实践场域,媒体通过打通两个世界使得新闻话语得到创造性、创新性转换。因此,新闻话语的场域由虚拟和现实共同建构,更突出其随社会发展的动态性过程。2022年10月,新华社发布《VR全景看新时代之美》,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对“复兴号”、港珠澳大桥、“祝融号”等“超级工程”场景进行高精度建模复刻,展现乡村之美、通途之美、速度之美、深海之美与天宫之美,使得新时代的标志性场景得以重现,通过VR全景带给公众沉浸式的体验,使公众感悟非凡十年的非凡成就,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内容、技术与美学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新闻话语通过多元场景的建构实现了视角的转换,第一视角所带来的话语体验改变了传统新闻话语传播的样态,沉浸式的话语传播突破线性话语思维的限制,在流动性、互动性的过程中得以重塑。
(二)情感转向:情感成为媒体生产与消费的重要动力。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情感对于新闻生产的意义得到关注,整个新闻业与人文社科领域呈现出明显的“情感转向”。当下的新闻业呈现出互动、开放、参与的诸多特征,媒介环境与信息流动过程共同助推了情感性要素的崛起。媒介生态系统的演变改变了新闻生产和个体行为方式,将公众置身于充满情感的现实语境,情感成为新闻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动力[4]。
互联网以其巨大的连接效应实现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赋权与赋能。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个体通过参与式的传播进入新闻生产的进程,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传播渠道,网络中任意一个节点的微信息和微表达在短时间内得以扩散,整个新闻场域亦在公众参与下呈现出情感化的全新样态。概言之,公众参与能力和机会的扩大带来了更多的情感表达形式,这些形式已经渗透到新闻生产实践之中[5]。同时,新闻报道中的流动性奠定了情感化因素兴起的潜在基础。即新闻信息在媒体与公众之间循环往复的流动过程构成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情感沟通机制[6]。一方面,新闻媒体通过共鸣机制唤起公众情感,进而引发其对于特定主题、特定事件与特定对象的关注,实现媒体核心价值观的传达;另一方面,公众在情感唤起与表达中形成对于媒体内容生产的直接或间接反馈,影响媒体的话语体系塑造与报道方式。情感在二者之间的流动形成共鸣与加强的效果,使得情感因素的作用机制在动态中得到强化。2022年10月,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新千里江山图》,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主旨,采用数字技术,通过杂交水稻、冬奥跳台、港珠澳大桥等场景展现时代发展与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在镜头的巧妙融合之中表达新时代每一位奋斗者以平凡书写伟大、奋进新时代的昂扬风貌。这一话语呈现方式与公众的切实体验相结合,能够唤起公众对于国家的深厚情感以及个体奋斗的价值追求,这种情感的共鸣是当下新闻话语体系变化的生动体现,为情感共振基础上的价值认同奠定基础。数字生态不仅为新闻的情感准则创造了新的文本模式,也为情感的新闻表达提供新的基础性场景[7]。因此,情感转向已成为当下媒介环境与媒介生态的显著特征,也是传统媒体话语产生柔性表达的内在逻辑。
(三)关系连接:新闻话语与传播的社交属性凸显。连接与再连接是互联网对于传播生态变革的底层逻辑。关系赋权作为一种全新的赋权机制,最大限度地激活了个体及其关系资源网络[8]。个体的能动性和参与能力在关系连接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基于“强连接”与“弱连接”形成了不同于传统时代的地缘、血缘、业缘群体,基于兴趣和价值观形成的趣缘群体成为社交网络中的典型形态。具有相同兴趣、爱好与情感关系的个体形成了不同的“圈层”半岛BOB半岛BOB,信息在跨圈层的传播中得以进一步扩散。在此基础上,信息沿着个体的关系网络流动。一方面,个体可以通过自身个性化的需求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形成“以我为主”的选择标准;另一方面BOB半岛,个体也可以通过关系网络将符合群体规范和价值观的内容进行输出,进一步强化了信息在特定圈层中的流动。例如,社交媒体中的网络热词作为一种多元化、趣味性的话语形态,蕴含着特定群体对于某一事件的标签化定义,并通过社交化的互动推动影响规模的扩大,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是当下传播生态的生动表征。因此,社群和圈层化的传播形式使得新闻话语的社交属性凸显,能够引发群体共鸣的话语往往在连接的赋能下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媒介形态的演变促使新闻话语本身的社交基因增强。传统媒体时代bob半岛·体育,以文字为主的内容呈现方式具有一定的阅读和准入门槛,公众需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把握媒体传播的内容,因此,当时的传播形态大多在个体信息处理和加工的小范围内,难以实现突破时空限制的大范围传播。随着社交媒体兴起,图片、视频、音频等传播方式产生,对个体视觉、听觉等多元感官的刺激BOB半岛,使得基于特定时空和场景的传播成为现实。这种基于感官唤醒的传播方式减少了个体信息接受过程中的认知投入,个体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画面理解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个体转发、分享的社交意愿。在社交属性增强的传播时代,新闻话语也在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社会需求产生外在与内在的变化。在社交媒体的分享和交互中,职业新闻话语方式与非职业新闻话语方式的互相借鉴半岛BOB、相互融合已经十分明显[9]。传统的新闻话语借鉴社交媒体中的表达方式进行转换,在推动话语融合的基础上满足公众需求,提升公众基于新闻内容而参与社交传播的意愿。同时,公众也以媒体的话语表达为参照,形塑日常交往中的话语实践。
全媒体新闻话语体系建设是实现媒体传播目标与传播价值,进而形成媒体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从实践维度看,全媒体新闻话语体系建设需秉承开放性的思路与“扬弃”的观点,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进行“补偿性”的话语融通,在理性逻辑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情感化表达,激活情感以实现新闻话语的调适。另外,还需根据互动与仪式的构建,通过话语的“破圈”寻求新闻的最终价值落点。
(一)“融合你我”:基于“补偿”逻辑实现整合性的话语融通。全媒体新闻话语体系建设的要义在“全”而非“建设”本身。这一“全”字并非对各种媒体话语体系不加选择地进行叠加,而是在深刻把握公众需求和认知方式的基础上对传播优势的挖掘,形成适应媒体自身特性的整合性话语体系。新闻文本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是蕴含多种阐释可能性的线]。因此,全媒体话语体系的建设需摒弃故步自封的态度,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从各类媒体中汲取养分,推动话语体系的实践路径创新bob半岛·体育。
全媒体话语体系建设离不开对于媒介发展过程的把握。新闻的话语生产,具有全场域的特点,不能区分“你的”“我的”,而要“整合你我”[11]。保罗·莱文森曾用“媒介补偿性”理论来概述媒介进化与演变的逻辑。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种媒介或某一种媒介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媒介的进化是人类选择的结果,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的媒介最终被保留下来。因此,全媒体话语体系建设的首要步骤是从“补偿”的逻辑进行话语体系观念的更新。第一,全媒体话语体系建设并非对任何一种传统媒体话语体系的摒弃,而是通过将社交媒体话语中适应媒介生态变化的部分引入传统媒体之中,对其进行结构性的“补偿”,弥补其存在的部分缺陷和不足,以推动其良性发展半岛BOBbob半岛·体育。第二,全媒体话语体系建设需要对公众,即“人”这一核心要素进行把握,话语实践需以公众需求为目标,帮助其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中迅速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减少其时间和精力的损耗,增加公众对媒体认同度的同时,实现传播效果的优化。第三,全媒体话语体系建设应以价值构建为终极目标。话语是新闻传播的手段。通过沉浸、互动、共情等机制唤起公众的注意,进而实现媒体核心价值理念的传达,塑造社会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才是全媒体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
(二)“以情动人”:基于公众情感共鸣实现新闻话语调适。新闻在向流动性、个性化和情感化的发展过程中,话语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具备情感要素的话语表达成为媒体与公众互动过程中的活跃因素。情感的意图、表达和反应是社会构建的,从使用情感化词汇到运用具有戏剧化张力的叙事策略,情感深深根植于新闻线]bob半岛·体育。因此,新闻媒体应立足用户的情感认同,释放文本的情感力量,从而在情感维度上讲述故事[13],以公众的情感唤起为目标,以情感化的叙事语言形成信息传递基础上的价值共建。
多元技术塑造的传播特质为新闻话语内容和形式层面的情感化传播提供了可能。研究表明,使用情感线索有助于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增强其新闻参与度[14]。具体而言,新闻媒体的叙事话语调适可从人性化叙事bob半岛·体育、沉浸式体验、情感共鸣构建等方面着力。例如,相较于文字内容对于理性的唤醒半岛BOB,新闻媒体可在话语形式层面通过数字技术,采用音频、视频等诉诸感性的方式提升新闻话语的可视化程度,采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优化公众信息获取的感官体验。在话语内容层面,需确定某种特定的叙事类别,以匹配公众在特定场景下的个人认同感、心理状态和行为。目前,部分媒体已通过相关人性化议题的挖掘和感官的激活在新闻话语调适方面做出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21年,中国青年报曾推出“点亮事实孤儿的未来”系列报道,对精准脱贫进行缩影式的呈现,以虚拟现实(VR)为基础的互动式报道形式帮助读者了解孤儿这一特殊群体,读者点击地图中的具体地点即可通过视频和文字了解每个孤儿的背景和受助过程。这一方式将宏观社会议题与微观化叙事相结合,激发公众在情感与体验的基础上了解事实孤儿处境的意愿。此外,在互动性的叙事过程中,公众能够以体验式的情境参与到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和意义建构之中,突破时空限制以深化“在场感”,最终实现了情感的唤醒和新闻价值的获取。
(三)“同频共振”:基于互动仪式链实现新闻话语“破圈”。全媒体时代,基于不同趣缘形成的圈层成为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如何推动新闻话语的转型,实现不同圈层的突破,是提升新闻媒体传播力、引导力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技术发展的潮流中,传统媒体除进行内容层面、形式层面与体制层面的融合之外,还应将打破圈层壁垒、实现新闻信息有针对性地横向拓展作为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转变当下“以我为主”的话语思维,通过平等的互动和参与形成话语的对接与社会表达的合意,以新闻媒体与社会公众的话语融合为基础,实现新闻话语的同频共振。
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将互动视为仪式的核心。该理论用由情感所驱动的仪式秩序对社会加以说明,微观互动仪式之于宏观社会结构所具有的基础性的建构作用被揭示[15]。话语作为形塑社会文化与行为互动的主要方式,为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破圈”提供了新的参考和策略。而互动与情感的唤醒需要从社交媒体的话语实践中汲取养分bob半岛·体育。传统媒体应立足原有的传播优势,以专业化的力量进行内容生产,寻找新闻事实的第一落点,同时在保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基本前提下转变话语方式,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实践层次。第一,转变话语视角,注重宏大背景下的微观表达。传统媒体可基于社交媒体碎片化的传播环境,通过“个体化”的视角展现事实发展过程中的个人经历与体验,用平实、质朴的话语风格以小见大地展现新闻主题,唤起公众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最终实现价值认同。第二,平衡话语风格。适当增强重要议题的通俗化表达。例如,央视《主播说联播》栏目通过第一人称的话语风格进行通俗化、大众化表达,在营造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着力实现价值共振,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16]第三,丰富话语呈现形式,通过引入非语言符号增强新闻话语传播的生动性半岛BOB。传统媒体可以基于不同的传播渠道特征,适当采用网络表达中的口头语言(语音和视频)和非语言感官符号(网络表情符号等)[17],塑造强互动化的传播内容,以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
全媒体话语体系建设应始终以传播生态的演变作为基本出发点,在深刻、系统把握社交媒体场域中的传播结构和公众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话语体系的创新。需强调的是,全媒体话语体系建设并非对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话语体系的机械叠加,而是在保留原有传播优势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良,其最终目标在于通过话语体系的创新推动社会整体传播渠道的打通和传播生态的建设,进而实现信息触达前提下的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引导社会的情感共通与价值共振。
[1]孙发友,陈旭光.“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生产与国家形象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11):163-167.
[2][10]史安斌,刘滢.从“倒金字塔”“斜金字塔”到“正金字塔”——基于社交媒体的新闻话语体系和传播模式初探[J].新闻记者,2014(07):14-20.
[6]蔡雯,周思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情感转向与风险防范[J].中国编辑,2022(10):4-8.
[7]常江,田浩.介入与建设:“情感转向”与数字新闻学话语革新[J].中国出版,2021,(10):9-16.
[8]喻国明,马慧.关系赋权:社会资本配置的新范式——网络重构社会连接之下的社会治理逻辑变革[J].编辑之友,2016(09):5-8.
[13]刘涛,刘倩欣.新文本 新语言 新生态 “讲好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22(10):54-64.
[15]邓昕.被遮蔽的情感之维: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诠释[J].新闻界,2020(08):40-47+95.
[16]陈芝,傅心明,叶新源.短视频时代新型主流媒体话语创新研究——以《主播说联播》为例[J].电视研究,2021(12):17-20.
[17]王志昭.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传播话语风格转变探析[J].新闻爱好者,2020(02):57-59.
(周敏: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郅慧: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周敏,郅慧.“如何说”:全媒体新闻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场域与实践路径[J].青年记者,2022(23):9-12.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从教师到记者,从县台、市台到省台,10年来,她先后获得浙江新闻奖一、二等奖
139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