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网络媒体的现状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媒体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美国广告商减少了对网络媒体的广告预算投入。2008年lO月金融风暴正酣之时,美国comScore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广告主被问及金融危机之时是否减少网络媒体的广告投放时,年均收入为5万美元的阶层中80%的人认为会减少这些花费;75%年均收入在5万至10万美元的阶层认为会减少在网络广告上的投入。这种状况的原因显而易见,由于经济现状低迷,多数商家会想方设法减少支出,对于新媒体互联网的投入也不例外。
也是因为商业业务的减少,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互联网收入的减少。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认为,在美国2008年至2009年前半年期间,顶尖级的100个网站中,有34%的网站靠广告来获取收入;有12%依靠订购存活;有8%依赖虚拟下载品谋生;剩下者多为免费开放的网络。也就是说,对于美国的互联网市场来说,大部分的互联网都暂时没有获得利润。即使这样,金融风暴期间,在年收入为10万美元的网络媒体那里,2008年第3季度仅有3%的增幅;而在年底的第4季度,网络媒体获得的收入从上年增幅的23%下降到6%。更为让人惊奇的是,2008年第2季度里,美国的互联网媒体收入总额为56亿美元仅仅比上年同期增加2%,远远落后于预期11%左右的增幅。由此可见,金融风暴对美国的互联网媒体影响有多大。
金融危机对互联网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上呈现衰减趋势。传统媒体必须与互联网媒体接轨,这是媒介的一个共识,人们常称之这段时间的转化为“拐点”。融合的主要形式是并购,其好处在于加速传统媒体的资产重组,使各类传统媒体纳入网络传播的形式,互联网媒体也可借助传统媒体提高影响力。由于金融危机,媒体由于收入的减少而不敢轻举妄动。2008年的12月中,在线亿美元,比2007年的122.98亿美元降低26.4%。2009年以来,这种衰减趋势还在加剧:并购次数仅为43次,比上年同期的77次降低44.2%;交易值仅为3.9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0.45亿美元衰减了86.9%。互联网媒体的突出优势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损害。
互联网媒体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另一个表现为其内容影响力受到限制,一个有力例证就是普利策新闻奖。今年的93届普利策新闻奖第一次把网络新闻与网络媒体囊括在内,然而等到4月20号宣布时才发现,除了美国“新闻网”被提名以外,其他全部被排除在外。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增长受到了抑制,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它在内容上的影响力。
网络媒体市场依然充满活力,虽然受到当前金融危机的困扰。根据TNSMedia Intelligence公司宣布的数据来看,进入2000年以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美国互联网广告额保持在13.30%的增幅。未来的互联网媒体市场增值前景依然令人乐观,只是在于利润的分配不均,主要是因为传媒市场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剧,网络市场呈现出新的局面。
首先,从形式上来说,由于科技含量的不同,互联网的各类广告效果不一样,也会造成利润分配的差异。以美国互联网视频广告为例,其广告市场总额年均保持两位数的态势稳定增长,从2000年3千万美元,到2006年的2亿2千5百万,而且增长的速度在逐年加快。这几年的增长速度分别是33%、37%、54.4%、62.5%、66.67%,这种加速度的增长:远远高出TNSMedia Intelligence公司预计的13.3%的整体增幅。就技术成本比较低的互联网展示广告(display advertising)来说,因为效果比较差,据CompetitiveMedia Reporting公司统计,2008年第2季度其广告额增幅仅比其上年增加7%的利润,远低于互联网广告平均利润13.3%。更有甚者,美国著名媒体调查公司统计显示,网络展示类广告已经出现了数年的6%的利润下滑。
网络媒体广告的增值还表现在内容的细分上。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及相关各类信息增值幅度要大得多。比如,传统媒体的时事通讯的增值在不断减少:2001年至200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0.3%;而2007年至20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衰减速度更快,为-6.7%。同时,新媒体互联网因为内容、方式不同,增幅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数据库信息服务年均复合增长率两段时间的数据分别为8.6%和8%,低于互联网广告额13.3%的年总体增幅;在B2B网络信息这一块,2007年之前的增幅为13.9%;2007年之后的增幅为22.3%。这说明B2B网络媒体将会是未来新媒体的一个新增值热点。
需要关注利润分布不均的网络内容还在于互动营销与在线消费类媒体。在线年这个时间段里年增幅为40.4%,比传统营销的4.2%高出近90%的比例;而2007至2010年之后,减为增幅29.9%,传统媒体年增幅为3%,依然高出90%的增幅,之所以在线年之后会出现增幅的减少,是因为这块市场里,这块市场份额的基数在增大,只是比例上的相对减少,绝对增幅依然相当惊人。故此,利用互联网的互动特征,争夺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是一种趋势。美国商业媒体(ABM)乐观的预测:2007年至2010年这段时间,互联网获得媒体利润将从2007年之前的33%份额到2010年的88%;传统媒体的份额将会相应地从67%减少到12%。而互联网媒体内部利润主要集中于专业化的内容制作上,如B2B信息与互动营销等领域BOB半岛。
就美国当前的网络媒体市场的盈利情况来看,一般的媒介融合并不能带来丰厚的利润,真正的利润藏于深专业化的运作中。由于网络培养出一系列品味不同的长尾受众,对信息的需要已经进入到细分的时代,媒体需要在深专业化上下功夫,这已经是当前新媒体时代媒体人盈利的心得,
美国互动广告局(InteractiveAdvertising Bureau)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10月为止,美国的在线%的互联网平均增幅;而当年第2季度的增幅仅仅为2%。与此形成对比,这一时期的互联网搜索类广告额却占据增加值的50%,而搜索类广告与内容的深专业化运作紧密相连。Outsell公司预测,从2007年到2011年,具备搜索功能的新媒体,其年增值率可以达到15.6%。
Google媒体是满足长尾受众深专业化运作成功的最好诠释。2008年Google网1400万个样本的搜索词里,该网站排名前100个词条只占1400万词条总点击数的5.7%:前500词条只占样本总点击数的8.9%;前1000词条只占10.6%;排名前10000个词条只占搜索总点击率的18.5%。也就是说,一个网站拥有10000个成熟的搜索词条,获得的点击率仅仅只是应有注意力经济的20%市场;这样就可能失去80%的市场。故此,Google媒体的成功在于它面向长尾市场的深专业化运作,长尾最大的特点在于多样化的需要产生多样化的生产。
深专业化的另一个趋势是产业内部系统化内容制作,其成功的经典案例是Globalspec传媒。据美国调查咨询公司Outsell预测,以技术运用为中心的工业与工程信息的年增长额达到8.3%,高于2008年世界信息产业平均增长率的4%。Globalspec传媒在美国金融风暴期间保持着5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实际上就证明了网络媒体深专业化运作的潜力――远远大于8.3%增长率的整体工程信息市场,网络对于产业的搜索信息之开发有点石成金的特殊功效。
2004年1月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颁布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大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即“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马刚、杨跃,2010:39-43)。全国各大高校纷纷进行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新一学英语教学改革。2007年,教育部又重新颁布了修订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全面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更加完善的要求和更加明确的目标。至此,多媒体网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再仅仅起到辅助作用,而是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已经昂首阔步地走向了教学的前台。那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操作和实施中,多媒体网络的使用状况究竟如何?笔者就此做了一系列专门的调查,并通过对调查反馈和结果的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反思与建议。
建构主义认为创设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尤其强调创造真实情境半岛BOB,并把它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媒体和网络目前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便捷、最有效的工具,这两者的相互结合使得虚拟网络空間丰富并繁荣起来,为实现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向“研究型”自主学习的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持。
围绕教育部提出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这一要求,多媒体网络在这一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建立多媒体教室,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备课和课堂面授;建立语言实验室,在视、听、说等方面进行自主学习的课堂实践;建立校园网及各种资源库,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在课外自主学习,延伸有限的英语课堂。
为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各种新的大学英语教材的编辑出版都配备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的光盘。同时,各大高校也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备,建立了立体化多媒体教室。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也加大了高校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培训力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电子教案,对与课本配套的课件进行加工和修饰,使之更适合自己的课堂讲授和自己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还可以利用无限的网络,比如利用GoogIe、Baidu、句酷等强大的搜索引擎收集授课所需资源,对课本中所涉及的语言知识进行素材采集和提炼,对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补充和扩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启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交流,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个性化、研究型教学,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应运而生,针对自主学习系统的开发如火如荼,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研发了大学体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软件,外研社开发了《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和新编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系统等等。在这些自主学习系统中,一般都配有学生机和教师机,既可以由教师统一界面进行教学和讲解,又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自我控制学习进度。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可随时通过呼叫键请求教师帮助,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多媒体网络不再仅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学生用以学习知识和探索研究的认知工具。这为个性化、“研究型”学习提供了良好环境,也为“因材施教”的真正实现提供了必备条件。
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普及全球。它资源丰富,信息迅捷,不受时空限制bob半岛·体育,具有多媒体集成、交互性、即时性等许多独特的优势。学习者可以在这个信息库里任意搜索和获取信息,主动学习和研究,与他人相互交流和启发,进行协作式英语学习。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在一个自然、友好、平等、开放的环境中得到最好体现(王湘玲、宁春岩,2002:20-23)。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山东建筑大学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5名教师和2011级6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该校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受试学生为快班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受试班级每周课时为5课时,一学期的总学时数为64学时。研究使用的教材为上海外教社出版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和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本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山东建筑大学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和山东建筑大学2011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试图从多角度对网络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全方位地调查和研究。研究对调查对象作了限定:教师方面限于传统黑板粉笔课堂和多媒体课堂都使用过的教师,毕竟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方面选择的是大一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堂经历。
在新媒体时代,繁荣发展起来的自媒体,使受众冲破了单一、单调的角色,成为了自由自主的大众传播者。自媒体传播作为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实现了“点到点”的对等传播,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有麦克风”。
“自媒体”一词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并由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We Media”研究报告。由此,“自媒体”有了严谨的定义:“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美国著名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的著作《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中,深入展现了自媒体全民报道、全民传播的特点。
自媒体的出现,给了每个人“话筒”和发言权。自媒体本身准入门槛低,简单易操作的特性更加推动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因此,各色信息争先恐后地通过自媒体涌入人们的视野。复旦投毒案、最萌女汉子、轮流发生性关系、帮助汪峰上头条等热词和热点事件在自媒体上风起云涌。然而,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称,超七成的微博用户是高中学历以下,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件热点舆情案例中,谣言的比例超过1/3。消息者一味追求速度和吸引力,不经核实、夸张渲染、跟风宣泄、制造新闻的案例不胜枚举,使得信息井喷,亦幻亦真。
自媒体操作简单,准入门槛低。用户可直接享受运营商提供的便捷服务,以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为依托,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且完全不需要掌握网站建设维护等专业知识,只需通过注册申请获得一个账号,就可以一跃成为“媒体人”,消息、发表评论、分享信息,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传递信息,实现社会参与。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的运作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手机、电脑成为十分方便获取的设备,尤其是手机上网,在全体网民中占78.5%,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实现“一键”运行。另外,传统媒体的运转受到国家的严格监管,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检验,而自媒体就具有了可谓信手拈来的优越性。
1.即时性。自媒体传播以其信息的短小精悍,简洁易懂的优势,使实时传播、在线传播成为可能。很多突发事件都首先由自媒体报出,普通公众作为当事人、目击者,直接通过手机“直播”新闻现场,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滞后性。在雅安地震中,自媒体成为信息中心,使报道趋向零时差,为地震报道与救灾组织工作提供了全面、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另外,自媒体的消息分享转发功能使信息迅速传播扩散,变成大众“围观”的热点。2013年9月13日,王菲、李亚鹏发微博表示离婚。据说王菲的微博四个半小时,评论突破30万,转发量更是突破61万。这种忽然之间爆炸性的影响力将自媒体的即时性彰显得淋漓尽致。
2.交互性。所谓交互,意即参与主体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自媒体时代,信息是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参与者积极地分享信息,发表观点,也吸引和动员了其他网民参与。这种强大的交互功能催生了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模式――互动性新闻,即以网络为平台,由参与者贡献内容、接力传播而产生的新闻。对于某一事件或新闻,其点击量、跟帖量与事件本身一道成为新闻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3.平民化。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越发呈现出自由、开放,颠覆传统,破解权威,自我表达的特征。媒介融合趋势加强,信息传播渠道拓宽,传统媒介对于部分议题的选择要以自媒体为来源,受众越来越热衷于自我议程的设置。全民报道,草根新闻,草根意见领袖成为可能,每一个公民既是网络信息的使用者,也是网络内容的生产者、创造者。“传者”和“受者”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能呼出自己的声音。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以“You”为封面,形象地阐述了在信息技术进步的时代,一个个性化、平民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自由、自主,准入门槛低是自媒体传播的很大优势,因为信息缺乏把关或把关不严,虚假、低俗、暴力信息得以快速、广泛地扩散。网络谣言的盛行,如金庸先生被死亡、华南虎照片、深圳最美女孩等事件,伤害了公众的情感,违背社会诚信,产生了不良影响。网民通过自媒体表达自己声音,有时一些歪理邪说、脏话、丑话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招摇过市,肆意发泄,横加指责,甚至以正义之名,行伤害之事。另外,随着、绯闻、隐私、、等在网络上流行开来,网络媒体的低俗化越发明显。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自媒体伪造自身身份、虚假信息,以炒作自己、骗取钱财、盗取信息或传播病毒。
当今社会,源源不断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廉价地占用人们的自由和时间。卡尔在他的《浅薄》一书中谈到,互联网鼓励我们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互联网正在按照自己的面目改造我们BOB半岛。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我们正在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信息碎片化消磨了我们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耐力,这样的快餐文化是否会带人走向浅薄,确实值得担忧。
自媒体的繁荣使大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网络话语权,但是有人任意无度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也造成了许多网络侵权问题。侵犯他人隐私权、知识产权、名誉权的例子。
“网络隐私侵权是指在没有征求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在互联网上以非正当手段获得、披露他人隐私或者非法侵入私人领域的侵权行为。”被称为“网络暴力第一案”的“死亡博客”事件中,死亡女子姜岩的丈夫王菲成为众矢之的,他和他家人的信息,包括姓名、照片、住址以及身份证信息和工作单位等被全部披露,严重扰乱了他的正常生活。2011年末,优酷网和土豆网两家视频网站,因为《康熙来了》的版权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对于视频盗播现象的反盗版呼声也越来越强。这些为了获取点击率,打击报复,炒作自己,或是谋取经济利益的侵权行为频发,自媒体传播中的公民素养有待提高,法律保护方面也应有所突破。
“把关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OB半岛、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得库尔特・卢因提出,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之后,“把关”概念进入新闻领域,出现新闻“把关”模式理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把关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引发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必须加强调控,约束、规范网民行为,维护自媒体生态环境。首先,制定、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公众传播行为,提高其信息把关意识、传播责任意识,打击造谣、以不正当手段谋利、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使自媒体在有法可依的条件下实现健康、有序运行。其次,政府应加强网络规范化管理,提高网络监管技术,设立有效的网络监管中心。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对于扰乱公共安全的网站信息应及时屏蔽,阻止不良信息的传输,并对“翻墙”服务和“翻墙”行为加强查处力度。
自媒体作为海量信息的来源,其传播内容深刻影响着网络环境。自媒体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加强自律,明确社会责任。自媒体网站的商业性运营导致信息内容不真实、低俗、泛娱乐化、侵权等问题。因此,自媒体信息要力求真实、客观、健康和谐,坚守职业道德,不一味追求点击率和经济利益。此外,自媒体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有着一定的“议程设置”权利,在信息的和分享时,应正确领导,将大众的注意力引向当下重要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上,打击不良内容的传播,营造纯净和谐的信息环境。
每个网民作为独立的信息传播者,要注意自己的网络言行。对自己、分享的信息,发表的观点有责任意识,增强法律观念,不做为了浏览量和吸引力而扰乱社会和谐、违背行为规范的肤浅之举。网民还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面对多样的、不确定的信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理性分析,鉴别真伪优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自律,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从而减少不良信息传播和违规传播行为,优化自媒体传播环境。
专业能力较高的大众媒体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引导自媒体形势,对偏差的方向进行遏制和纠正,使自媒体成为大众媒体的有益补充,从而实现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网民大众可以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对自媒体传播活动进行监督,对利用自媒体谋取经济利益,传播欺诈信息、垃圾信息和危害社会安定言论的行为进行谴责、举报、制止,从而规范传播者的行为,建构和谐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2011年3月成立的“反垃圾信息网络社区联盟”,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接到的涉及信息、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信息以及涉性用品药品非法信息举报以每月4%的数量递减。”由此可见BOB半岛,公众举报行之有效,公众监督推动了网络环境的文明之风。
web2.0时代的今天,自媒体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在公众之间迅速普及,其平民化、迅捷性、准入门槛低等特征深得人心。自媒体作为一个个人传播平台,不仅用于宣泄情感,娱乐大众,更逐步成为公民参与社会事务、表达平民呼声、行使民利的有效渠道。自媒体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人们的生活、交往、行为习惯。然而,由于网民数量巨大,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信息也呈现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特点,各种文化垃圾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通过自媒体侵犯他益,进行不法行为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因此,自媒体环境的规范化运作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团结协作,共同监管,致力于提升网民素质,优化自媒体传播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自媒体要与时俱进,必须重拳出击,直面自身的缺陷和问题,为更广阔的未来前景添砖铺路。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公信力问题开始在学术界逐渐引起重视,以“公信力”为讨论对象的文章开始出现,但数量较少,缺乏系统而有规模的研究,概念界定仍不甚清楚,总体研究水平即使与港台学者相较也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已有机构尝试对媒介公信力进行评定,2003年底,中国新闻研究中心()刊发了《2003中国内地媒体影响力调查报告》,国内不少媒体刊登了此次调查结果,但对调查方法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以及测量指标等问题的交代不清,加之调查结构的权威性等因素,其可信性尚有待检验。
喻国明教授主持的“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较为深入全面,该项目将媒介公信力定义为:“公众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媒介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其外延包括媒介渠道、消息来源、组织机构、从业人员等各个部分的公信力,也是指媒介的总体公信力。”①其成果张洪忠的《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和靳一的《大众媒介公信力测评研究》从理论和测评两方面梳理了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问题。此后,关注于不同媒体的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如笔者参与的正在进行中的中国传媒大学雷跃捷教授主持的对于我国广播电视媒介公信力的调查研究,以及由于互联网影响力的扩大而兴起的一些关于互联网的媒介公信力研究等。总之,如今我国媒介公信力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领域,且对于该命题的关注研究也在逐渐的深入化、具体化BOB半岛、系统化。在这种背景下,针对性的研究网络媒介公信力似乎也更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要研究我国网络媒介的公信力现状,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什么是网络媒体。根据闵大洪先生定义,网络媒体是:“按照新闻媒体传播流程运作的,(即由专业人员对新闻和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具有公信力的,能够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和能够迅速形成社会的网络传播平台”②笔者将在本节阐述和梳理已有的相关调查报告,以明确我国网络媒介公信力的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分别在2003年9月和2005年7月了《中国12个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个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现将两份调查报告对比分析如下表:
喻国明教授所做大众媒介公信力调查显示: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抽样调查中,网络新闻都得了最低的分数:
表1显示,我国民众中认为网络内容多数可靠的人数由2003年的53.7%下降到2005年的48%,仅仅两年之间就下降了将近六个半百分点,排除2005年调查有效问卷较2003年少的因素,网络媒介的公信力缺失问题严重存在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表2数据表明,在全体受众中,我国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总体弱于传统媒体,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媒体。此外,清华大学所做的一项网民媒介公信力调查还表明在中国网民心目中无论相对还是绝对公信力,电视总是居于首位,网络居于第2位,报纸居于第3位。
通过对于我国民众媒介信任程度的调查状况的梳理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总体而言弱于传统媒体,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媒体。公众对于互联网络信息的信任度相当程度上受其接触网络的时间影响,对于网民以外的群体,网络媒体的可信度还远远低于传统媒体。由于受互联网普及程度以及其他一系列因素的限制,笔者认为当今我国网络媒体在全体受众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还不够强,网络媒体总体上具备一定公信力,但民众信任度尚低。
互联网的新闻几乎没有门槛,网民可通过email、BBS发帖等多种形式发表自己的信息言论,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是“记者”。这无疑使得一些捕风捉影、夸大歪曲甚至编造事实的假新闻在网络媒体上泛滥。最典型的假新闻案例之一即2003年中国日报网站的《比尔・盖茨被暗杀》这一假消息,震动了中国网络媒体界,有严厉批评者称之为“中国网络媒体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假新闻的不断出现,使得网络新闻的信任危机也随之而来。新闻媒体的首要功能是告知受众新近发生的事实,揭示事件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形成自己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对新兴网络媒体而言,发生假新闻或内容严重报道失实的情况,对其媒介公信力是最大的伤害。
互联网的无限链接、信息资源丰富的特点为媒体的跟风炒作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媒体对热点问题紧抓不放的炒作加之网民变本加厉的跟帖、灌水,导致一些低级庸俗的内容充斥网络。2008年初炒遍的陈冠希等香港艺人“艳照门”事件,正是通过网络媒体产生并进行广泛传播的,这一行为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笔者以为在满足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吸引大量眼球的同时,网络炒作使人更难看清事实。炒作虽然会使网络媒体的点击率在短期之内有所提高,但是太多太过火的炒作最终也必定会弱化网民对其信任,效果适得其反。
网络侵权问题主要表现之一即为网络新闻侵权。所谓网络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个人通过网络媒体对社会或他人造成的不法侵害行为,主要表现为著作权侵权、名誉权侵权、隐私权侵权等。网络的开放性给作品的传播带来了更快的速度和更大范围的影响力,但同时其强大的复制功能使得作品一旦上网就更易带来各种侵权。此外,网络海量信息传播也使网络著作权的保护难度增大。种种侵权行为都在无形之中伤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给人们信息与言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伴随着这种传播的自由,也出现了无良信息充斥网络的现象。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提高点击率,网络新闻中暴力、信息已达到相当比例。除此之外,一些不良广告信息也充斥网络,危害甚大。毋庸讳言,眼下一些网络媒体媚俗新闻和虚假广告成风,已成为网民反映强烈的社会公害,它不仅污染社会风气,损害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更在无形之中损害了媒体赖以生存的公信力。
网络信息传播中,由于传者和受者界限模糊而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致使传统大众传播中常见的“信息把关”事实上已不可能。而事实上,网上新闻信息鱼龙混杂,对于“把关人”的要求更高。但是不少网络媒体一味求新求快而忽视了“信息把关”,以至于网络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小道消息的同义语,严重影响了网络媒体在受众中的公信力。
目前,由于我国媒体网站不允许自行采写新闻,仍以整合新闻资源为主。网站编辑往往不注重新闻素养而更强调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影响网络媒体公信力的一个因素。此外,互联网传播中普通受众也拥有网络话语权和新闻传播权。但普通受众又缺乏职业传播者应有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国当前传播主体的素质亟待提高。
2000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新闻宣传局成立,负责统筹协调全国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网络媒体立法依然滞后、相关政策法规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完善,现实中的很多问题也得不到法律保护。网络媒体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媒体的管理造成困难。相关政策与法律的缺位,会使一些不法行为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规制,进而造成由于管制缺位而产生危害网络媒体公信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尽管在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遭到质疑,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网络媒体积极、健康的一面,并同时对其问题保持高度警惕bob半岛·体育。对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公信力更是参与媒体竞争的重要筹码和制胜关键。2008年6月20日,总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亲切对话充分说明了对于网络媒体的重视。我国网络媒体正处于发展的春天,此时,网络媒体应注重自我完善和发展,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这是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关键环节。相信随着网络媒体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网络媒体的媒介公信力会得到提升,最终使得网络媒体走上健康而具有媒介公信力的发展道路。
①喻国明、张洪忠:《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第37-38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本文借鉴“空间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特征,认为网络空间与传统的社会空间一样,是由众多的子空间构成,是众多子空间角力的场所。但是在主体的自由度方面,网络主体相较于传统社会空间的主体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空间中“自由”切换,不断变换角色:文章探讨了网络主体实现自由切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主体的自由转换给主体以及传统公共空间带来的影响。
法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不是社会的反映,而是社会的表现”。也就是说,字间不是社会的镜子式的再现,空间本身就是社会,是社会关系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社会空间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模式之中,都是某种社会过程的结果。他的学生曼纽尔·卡斯特也认为空间是一个物质产物,相关于其他物质产物——包括人类——而牵涉于“历史地”决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而这些社会关系赋予空间形式、功能和社会意义。由此可见空间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活动、相互矛盾和冲突的一切社会力量纠葛的场所,是社会的‘第二自然’”
列斐伏尔认为我们关注的空间具有物质、精神、社会三种形式。在《在场与缺场》中,他说道:“我们所关注的领域是:第一,物理的——自然,宇宙;第二,精神的,包括逻辑抽象与形式抽象;第三社会的。易言之,我们关心的是逻辑——认识论的空间,社会实践的空间,感觉现象所占有的空间,包括想象的产物,如规划与设计、象征、乌托邦等。”由此可见,物质空间是指以物质形式存在的空间,强调的是空间的物质属性;精神空间则指以概念形式存在的空间BOB半岛,强调的是精神属性;社会空间则是社会实践的空间,是一种“由社会生产,同时也生产社会的空间”按照列斐伏尔的话说,社会空间不能以自然(气候与地形式)历史与“文化”来解释。它既不是客体也不是主体,既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实在的又是隐喻的、“这突破了传统的物质和精神二元空间的认识论,开启了所谓的“三元辩证法”。
网络空间指的是由组成互联网的全球计算机网络形成的互动空间。而根据以上对空间、以及利:会空间的相关论述,可以得出网络空间是一种社会空间,网络空间的形构也是由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现实社会的表现,体现出社会空间的“三元辩证法”特点——网络空间既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实在的又是隐喻的;但是,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空间,又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空间的特点。网络媒体存在的物理空间、网络媒体的技术特性以及网络社会中新的主体的形成及其多重需求的出现都使得网络空间有别于传统的社会空间网络李问的主体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空间中进行切换,传统的社会空间中主体却很难实现这样一种多空间的自由切换。
所谓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主体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切换于不同的网络空间,甚至实现不同空间的共时态存在,主体呈现出一种自由流动状态。
列氏认为“(社会)空间与自然场所的鲜明差异表现在它们并不是简单的装置:它们更可能是互相介入、互相结合、互相叠加——有时甚至互相抵触与冲撞”。空间的叠加、接人、结合现象是否说明传统空间的主体可以自由穿行于不同的社会空间呢?笔者认为列氏描述的这种空间状态更多表述的是社会空间的存在形态,指明不同空间彼此间的运动状态,是空间的社会生产模式半岛BOB。空间的这种胶着状态并不能说明主体在传统的社会空间中能够自由的切换。自由切换只有在网络空间中才能存在,这是由网络空间的独特性带来的。
个人媒体,指媒体主要为个人所使用,强调媒体使用的个体独占性,存在空间倾向于私人空间的这一类媒体,如电脑、手机等媒体。电视主要为家庭拥有,为家庭所有成员所使用,电视不是个人媒介:相较于电视,电脑则更强调个人的使用性,它的使用具有很强的排他性,电脑是个人媒介。个人媒介总是与私人空间相联系的,私人空间保证了主体可以自由使用网络,免被他人打搅。
媒体总是在特定的物理空间中被使用的,空间状况反映了主体不同的使用心理,也反映了媒介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以电脑和电视这两种电子媒介进行分析:在绝大多数家庭中,电视的摆放位置是客厅,而电脑的摆放位置则优先选择在书房,客厅和书房尽管都属于家庭空间,但两者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客厅可以会客,全家人可以齐聚,客厅是公共空间;而书房则要求安静,是一种私人空间。电视和电脑所处的不同物理空间可以反映出电视在家庭中所处公共空间,鼓励集体收看;电脑处于私人空间则鼓励主体个人使用,亦即电脑的使用不是集体化的,而是个人化的,
电脑的这种个人媒介性质保证了主体的媒介使用自由,为主体自由切入不同的网络空间提供了一种不受打扰的安全的物理空间。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日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其理论前提是媒介使用行为是为了满足某些需求而发展的,主体接触使用网络空间也是因为网络空间能够满足其需求,而且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空间可以足主体更多的需求。
现实生活中,人的需求是多样的,需要通过各种行为来满足其需求,这其中就包括通过使用传媒来满足其需求。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空间,它不是现实社会空间在网络平台上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一种充分开放的空间领域,具备传统空间所尤法实现的多种功能,这其中也包括为主体提供在现实社会空间中难以实现的种种需求bob半岛·体育。在网络空间中,主体身份的可隐匿性以及电脑媒介的个人媒介性质为主体接受网络信息或服务提供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又导致主体的需求与他在传统空间的需求发生一些偏离,主体会更加追求在传统空间中得不到的需求半岛BOB。比如网络结婚、QQ空间、个人博客等网络空间就满足了主体在现实社会空间中难以实现的心理需要:
此外,主体切换于众多的网络空间还支持了主体的多角色的扮演需要。使得主体在网络空间的表现呈现出多样化的情态网络满足了主体在不同心情下或不同环境里扮演不同角色的需求。这样,一个主体可能会分化成几个不同的看上去完全不相关的人。而这众多角色的扮演对主体发展一种完善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络越来越呈现出融合传媒的特征,这种融合不是媒介的简单叠加,而是同一时间的共同呈现。这种不同界面的同时共存鼓励了主体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的共存。相较于传统社会空间时空对应状态而言,这是一种“”的状态,但这种不是主体的去中心化,而是一种主体的多中心化,即主体对于同时间切换的不同网络空间而言,都是一个主体、一个中心,多种网络空间的同时切换就形成了主体的多中心化。这种情态表明了网络主体的积极身份。网络的多空间的共时呈现技术鼓励了主体主动的实现在不同空间的自由切换。
真实身份的缺席,再造身份的便易性使得主体能够在网络中抛开一切现实的局限,进入不同的网络空间创造并开展属于自己所想要扮演的角色。传统社会空间主体的身份是稳定和固定的。按照波斯特的分析,无论在读者还是作者的情形中,印刷文化都将个体构建为一个主体,一个对客体透明的主体,一个有稳定和固定身份的主体,简言之,将个体构建成一个有所依据的本质实体。而在网络空间中,这一有所依据的本质实体遭到了解构,个体的身份不再稳定。主体可以借着网络的隔离,隐匿部分或全部真实世界的身份,利用自选的代号与昵称,在不同的网络空间自由切换,重新塑造一个或多个自我,主体越来越呈现出多重身份。
当然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技术上还有其他的特点,比如交互性强、平等性较强,这些都为主体自由切换于网络空间提供了技术支持。因相关论述较多,故本文不再论述。
以上论述了网络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由切换特性,主体在网络空间的自由切换对社会现实已经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传统社会中,社会空间是透明的,也就是说能在传统社会空间获得一席之地的社会空间必须是为主流群体所承认的。其他边缘空间则遭到排斥,呈现出隐性的存在状态,缺乏公开表达,处于一种失语状态。这样一种情形直接带来两种后果:一是主体生活在主流空间的话语状态中,没有机会接触边缘空间;二是主体身份的稳定性和固着性也导致边缘主体为了自身的安全藏匿、放弃自身的某些身份。这给主体间的了解和认同设置了障碍。网络空间则打破了这些障碍,不同主体、群体均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一个表达空间。尽管存在占用网络空间资源的大小问题,但是表达的机会是同等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主体可以在多个空间中自由切换,这为主体间的相互接触和了解开创了一个可能性,而在接触、了解的基础上,认同就有可能产生。
认同即个体将自我身份同至少另外某些身份相融合的过程。“认同的发生有个前提条件——必须存在有别于自我的不同身份空间。在网络空间中,不仅拥有现实社群的网络再现,而且拥有更多的“虚拟社群”,主体可以在不同网络空间自由切换,这种特性使得主体可以跨越时间、地域及生理上的限制,与不同网络空间中的其他主体交流互动,在此基础上产生认同。网络空间的这种多形态性,为身份的认同提供了多种可能。
今天的世界,我们获得了史前无例的机会去塑造我们自己和创造我们的自我认同。网络空间的多样性以及主体在不同空间的自由切换使得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更富于多面性和流动性,这极大地提高了主体间、群体间认同的可能性,使得整个社会朝着和谐、宽容、的方向发展。
网络空间主体的自由切换是指主体可以在不同网络空间中自由的切换。这种切换是沿线性时间展开的,但这种切换却可以实现多空间的共时存在状态。换句话说,主体自由切换的不同空间可以实现共时存在,亦即主体在同一时间存于不同的空间。这样一种多空间的共存状态是网络空间所特有的,是一种新的空间存在形式,这种存在空间必然造成主体的状态。
传统的社会空间中,主体的实践行为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亦即主体的特定的实践行为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中。这种特定的时空对应关系赋予了主体实践的专注性——主体可以专心于此刻空间的角色而免受其他空间因素的打扰。这时,主体就是唯一的一个中心。而网络社会中,主体的多空间共存状态则打破了主体的一中心状态,形成了主体的多中心形态。即主体在共存状态的每一个空间都是一个主体,一个中心,共存的多空间就形成了主体的多中心形态。这种多中心化会造成主体的状态,主体需要同时扮演多种角色。尽管扮演的角色是多种的,但是彼此之间却不能发生冲突,否则这种共时的多种空间就会发生冲突,角色扮演失败,交流也就无法维续。当代社会中,现实主体在实践中越来越难以专心完成一件事,这不仅有别于一心一意的实践状态,也有别于三心二意的实践形态,而是呈现出一心多意的实践形态。现实主体的这种实践形态就是网络主体多中心化的现实延伸。
约翰·费斯克认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是对当代文化中的如下分野加以描述的一种方式:一方面是个人、生平与家庭所组成的“封闭世界”,另一方面是工作、、大众传媒及更广泛的制度化事务所组成的“公开空间”。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是两个互为参照的空间,共同领域是一种“公开空间”,而私人领域则属于“私人空间”。
理论上说,公共领域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而且公共领域探讨的也是公共事务,这是“公共领域”命题的前提。尽管绝对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领域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但是公共领域探讨的事务的公共性或普遍性却是得到酱遍承认的。在传统的社会空间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是比较分明的,两者探讨的话题也具有明显的界限。然而,主体在网络空间的自由切换却打破了公私领域的界限,造成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杂糅化,并且越来越对现实社会空间产生影响。
网络主体在不同网络空间的自由切换,不仅使得主体可以轻松地进入公共空间进行公共议题的讨论,而且也方便了主体将私人的话题带人公共空间,造成它们之间的渗透、包容与迅速转化,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界限模糊的空间形态。公共空间变成私人空间,私人空间也获得了成为公共空间的机会。这种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杂糅化形态,使得大量的私人话题进入公共领域,占据公共领域。这不仅体现在网络空间,更重要的是对现实大众媒介等公共空间也产生了影响,使得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大众媒介越来越有私人化的趋势。原本应该探讨公共议题的大众媒介现在却被私人议题占据,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比如谈话节目为了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追求高收视率,大量制造“伪公共话题”。探讨的话题多为个人、家庭的隐私话题。这类话题并不具有公共事务的特性,纯粹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需要,这让原本的公共领域为大量的私人话题所占据,造成了浪费。
139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