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为了双碳目标中国有多拼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极端天气频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同的目标。
每个人每天都在不断产生碳排放——这里的“碳”并非单指二氧化碳,而是包括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若干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即便坐着玩电脑、窝在沙发里看电视,也会产生碳排放。一辆百公里油耗为5升的乘用车碳排放为115克,1吨碳排放仅够一人开车跑8000公里。个人生活尚且如此,更别提工业、农业、畜牧业等产业产生的大量碳排放。
与随处可见的碳排放相对应的,则是温室气体的消耗非常困难。一棵生长40年的树每年吸收二氧化碳368公斤,而全球人均年碳排放高达7吨,因此每人每年至少种19棵树才可以中和碳排放。为了控制这些气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碳达峰”“碳中和”二词应运而生。实现碳中和不仅是对环境的保护,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承诺。
2020年9月22日,中国首次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从此,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必然到来。
2015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巴黎协定》正式签定,130多个国家全面提出减排目标,计划通过共同努力,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至此,全球碳中和计划正式开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2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发达国家普遍要用大约50—70年,而中国只计划用30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于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由于疫情,加上俄乌冲突等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导致西方国家开始放弃承诺。发达国家撂挑子了,中国却毫不松懈。2021年,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紧接着BOB半岛,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碳达峰十大行动的时间表、路线图。其中,十大行动分别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和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
随后,相关部门出台能源、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财政支持、统计核算、生态碳汇等支撑保障方案,31个省份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
二十大报告中,习总再次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体现了党中央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高度重视与担当。
在完善的产业链和快速革新的技术引领下,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光伏行业保持着产业规模全球第一、生产制造全球第一、技术水平全球第一的领跑地位;风能发展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以328973兆瓦排第一位,是第二位美国的两倍多。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家及绿色信贷市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总量64.8%,远超美国和欧洲。
除了国有能源企业大力拓展新能源业务以外,一大批民营企业脱颖而出,合力推动中国实现快速转型。截至2023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占比超过50%,2023年,中国对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贡献超过50%。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
5月28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气候新闻网站“碳简报”发表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3月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了3%。在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在以迅猛之势铺开,2023年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并网装机容量新增了约300吉瓦。对任何国家而言,这都是迄今为止最大年增量BOB半岛。
分析报告进一步指出,2024年前3个月,中国绿色能源发展加速,比前一年增长了40%。分析报告作者、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劳里·米利弗塔说,“分析结果传递的信息并不是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明确达到峰值,而是根据目前的趋势,只要接下来关键的能源和经济政策对路,中国肯定有能力实现碳达峰”。
提及能源与经济政策,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在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指出,双碳目标下,循环经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目前每年产生约100亿吨的碳排放量,其中45亿吨未来要依靠资源循环来实现减排。
记者了解到,杜欢政已经与垃圾打了40多年交道。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涉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的研究,自嘲是“垃圾教授”。他的研究范围涉及循环经济的方方面面,从金属到废纸、废塑料、废汽车、电子废弃物、农业废弃物、餐厨垃圾再到整个资源循环产业和经济。
“2009 年循环经济法出台以来,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真正让循环经济火起来,还是在双碳的背景下。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包括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和具体规划,如废钢铁和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政策,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这些政策强化了整个循环。”杜欢政说,特别是反向开票政策的出台解决了再生资源产业因缺乏税收抵扣而发展不起来的问题。一大批龙头企业开始进入循环经济领域BOB半岛。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前端回收体系,重构城市的资源循环体系,上海就计划拿出1%的土地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全力构建分门类、分品种、分场景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体系。“以矿泉水瓶回收为例,之前回收的都是小散乱的‘游击队’,各种饮料瓶、矿泉水瓶混杂在一起,清洗也不达标。现在采用AI技术和光学自动化分选提高了回收物品的清洁度和效率,自动化分拣设备可以根据材料、颜色、品牌进行分拣和清洁,从而实现瓶到瓶技术。国内已经有4家工厂用报废的矿泉水瓶生产出食用级别的矿泉水瓶,并且取得美国FDA的认证,顺利出口欧美。”
科技创新是实现“低碳”未来的唯一途径。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祝学华在2023年9月的浦江论坛上表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未来满足巨量能源消耗将主要依靠煤炭和光伏风电。而我国的“风”“光”资源又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但人口与产业集聚在东南沿海半岛BOB,存在着能源供给与消耗空间不匹配问题。未来电网需要接入越来越高比例的光伏和风电。这一不匹配问题是否会越来越严重呢?
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储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和智能电网这五大“双碳”科技应用重大场景的共同努力,也许是解题之道。
“在梅沙,绿色环保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发动居民共同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在社区建设由居民参与维护的花园,用生物方式处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在海底种植珊瑚,拯救脆弱而美丽的近海生态,大力推行光伏发电,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公众树立了低碳理念,人们在这里感受到近零碳社区的美好……”这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深圳大梅沙近零碳社区作为优秀案例在会议上亮相并展示的低碳建设成果。
地处深圳东隅的大梅沙社区,是很多人心目中宜居宜业的典范。在双碳社会建设背景下,这里更在致力于打造成近零碳先行示范区。“碳中和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美好生活。”作为大梅沙近零碳社区的建设方——深石零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文印说半岛BOB。他认为碳中和是社区的发展方向,碳中和会给人类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挑战,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期。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排碳大户,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其中,建筑交付后的运营是碳排放量最大的环节。而大梅沙社区堪称一座碳中和的试验场。楼体早在设计之初就将绿色环保的理念深植其中,使用“斜拉桥上盖房子”理念,山海之间的风可以在楼宇之间自由穿过,自然通风更节能环保。
建筑物也进行了近零碳改造,悬挂式外遮阳系统、全场景使用的环保材料、屋顶光伏系统实现100%绿电、雨水收集系统、开放空间的生态绿化……持续探索碳中和社区的综合解决方案。为此,深石零碳科技团队进一步对项目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能微电网,用数字化智慧控制系统将光伏产生的电能利用起来,由建筑本身产生的“绿电”可满足本栋楼宇能源需求的85%;二是废弃物在地循环利用,花园的土壤肥料来自小区的有机质垃圾,通过循环利用,保证有机质垃圾零废弃;三是研发碳资产管理的硬核技术,把社区在能源和废弃物方面的减碳成果转化为可交易的碳资产。
社区废弃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厨余垃圾。如何处理有机垃圾(厨余),让它们变废为宝呢?万科中心创新性地引入了“黑水虻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选择了一种腐生性昆虫——黑水虻来帮忙。黑水虻是全球都有分布的一种水虻属的小昆虫,在它的幼虫期能7天24小时不断地吃,在短短8天内吃掉比自身重20万倍的厨余,吃胖4000倍。除骨头、粗纤维、甲壳素之外,它能消化所有种类的有机废弃物,它的粪便也是纯正有机肥,可与枯枝落叶等放入堆肥箱。可以说,黑水虻是实现100%在地资源化的重要一环。现在,整个大梅沙社区的厨余垃圾都在这里处理,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970吨,相当于种植七千多棵树。
除了处理厨余垃圾,寿命只有4到5周的黑水虻在每个阶段都是“宝藏虻”。成虫因为富含蛋白质,可以作为饲料、肥料。就连粪便也得到了高效利用——社区堆肥技术半岛BOB,将黑水虻粪和绿化垃圾以最佳比例组合进行堆肥,经过一个月的发酵后转化为改善土壤质量的有机腐殖质。这些营养丰富的肥料,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用来肥沃梅沙的园林和多个共建花园的土壤。
在大梅沙社区,最好的车位是留给自行车的,人们会有意识选择适合自己营养需求的食物,在处理厨余垃圾方面也尽心尽力。社区的人们追求健康的生活,更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共处融合……这就是改造后的近零碳社区。怡人的环境让在这里居住和工作的人获得了高品质的生验。
据悉,大梅沙项目有望在上海、扬州、苏州等地推广。“碳中和的过程,是一场全面的经济社会转型。未来所有的行业、地区都将向低碳、零碳甚至负碳排放前进,过去粗放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将一去不复返,而集约高效、高附加值、低碳排放的方式将迎来机遇。”张文印说。记者|陈冰
13988888888